政治題材扎堆國際藝術展,**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——我們絕大多數人,其實不懂藝術。剛才說到,外國畫廊負責人、策展人容易忽略過那些籍籍無名的藝術家,而會被那些自己熟悉的政治題材作品吸引眼球。其實,普通觀眾又何嘗不是呢?
如果我們讀一篇藝術展的報道,上邊都是這樣的話:“這幅作品把中國的傳統筆墨與西方的現代構成,率性的造型與絢麗的色彩融匯一體,斑斕,朦朧,夢幻,現代。既飽含語言的感染力,又充滿觀念的啟迪性,成功地將傳統技藝轉變為現代視覺的一道奇崛的風景,具有獨特的風格美感……”哪位讀者有興趣讀下去呢?
相反,如果我們讀到的是這樣的報道:“這幅作品巧妙地用肯尼迪和夢露的造型進行了再創作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他們二人的緋聞傳了半個世紀,但據美國歷史學家的考證,夢露與肯尼迪僅僅親密過一次,那是1962年3月24日禮拜六的晚上……”你愛不愛這種調調?
以上的例子可能過于戲謔,但反映了殘酷的現實。前一種是真正的藝術報道,盡力地去描述和概括了作品本身;而后一種則是以藝術為由頭,說了一些其他的事。前一種更多見于專業藝術媒體,后一種則是多數大眾化媒體的操作思路。無所謂對錯,只是定位不同而已。對于面向多數讀者的大眾媒體而言,**重要的是在真實準確的前提下,盡量做讓人愛看的報道。
資訊來源:
www.gdshish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