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企業要虛實結合,這道理淺顯誰都明白,但后市場進入了裂變期,企業則是虛實平衡度差,粘結弱,脈理不順-----走極端:要么過虛,要么過實。這怪病無形暴露出來了,不治好它,遲早遭淘汰,沒嚇唬你,規律使然而已。
一、過虛的“虛火”癥狀有:
1、玩遠景
企業遠景不是不可描繪,但太虛無或太偉大,且又缺少落地保障措施,遠景激勵就逐步演變成欺騙,到頭來你鉆營的“美麗童話”沒人買了賬,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2、玩品牌
品牌就是市場積累,就是消費的價值符號,但假借虛構的吹大的包裝的品牌而銷售產品顯然就是忽悠,但法不責眾,流行了也就麻木,大家盡往“坑里跳”,比五壯士更悲催。
3、玩理念
理念本來是好事,企業要發展要贏得尊重,必須有正確的能打動合作者或是消費者的理念,但飄渺的理念到處飛,一到了底端,五湖四海勾兌成了“雜色”,失去你的清澈----“漿糊”了!
4、玩道理
信息多了,道理也就自然豐富。但企業的市場競爭到了這份上,應該是戰略眼光和商道邏輯,不過,依然好多人喜歡講道理、聽道理,喜歡“空對空”的吹水,可悲,可憐。
5、玩套局
套局是權謀,無可厚非,但過火了就是“虛偽”,按照粉絲說法是“低估了人民群眾的智商”。“給你平臺”、“不會虧待你的”、“先免費試用然后一次過”等等不一的江湖術,博弈不是雙贏妥協而是你死我活。
6、玩海口
基于競爭需要實施市場戰略或策略那是你本事,但是200家店就吹上了600家,當月有3家合作就蒙眼法制造30家假象,商業的誠信、企業的踏實消失得無影無蹤,比江湖佬賣膏藥更甚。